亂花漸欲迷人眼,《色彩麻吉》覓知音

原創 lichking

我們常用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斑斕、萬紫千紅等成語形容這個世界(或者英語colourful polychrome multicoloured variegated),但其實色彩(colour)只是人的主觀感受而已,並非物質的客觀屬性。
能激發我們色覺的是某些電磁波。這些波長處於400nm~700nm的電磁波能被我們的眼睛感知,也叫可見光。我們視網膜上有兩類感光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視桿細胞使我們在昏暗的光線中也能視物,但沒法分辨顏色;視錐細胞能幫助我們辨色,但得在必要光線強度下才能工作。

(圖源:Wikipedia)

不同的視錐細胞對於不同波長的光接受能力不同。一般人類的視錐細胞有三種,分別對短、中、長波敏感,使大腦產生藍色、綠色、紅色的色覺。你所感知到各種顏色只是這三種感覺強度的線性疊加而已。
如果缺少某種視錐細胞,就會造成色盲(弱)。比如少了對紅光敏感的視錐細胞,就會認為紅色只是不那麽綠的綠。與此相關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從而導致了色盲(弱)男性遠遠多於女性,又使個別女性成為傳說中的“色強”—— 四色視覺 (Tetrachromacy)。
所以諸如“這敗家娘們兒,買了這麽多顏色一樣的口紅/包包/鞋”的牢騷,也可能是上述原因導致的。

(圖源:網絡)

感覺色彩並不只是靠眼睛而已,同時還受到記憶、聯想、經驗、習慣等各種心理因素影響,對色覺產生調整作用。比如那些著名的“白金黑藍裙子”“灰綠粉白鞋子”懸案。
如果再加上文化社會因素,顏色甚至會脫離其原有的自然屬性,比如“綠帽子”,並不是說反射光波長處於450~630nm的帽子。
轉用形而上的話來說——“色由心生”。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場景,就有著不同的色彩。那麽,我們心中的色彩差異究竟有多大?

(圖源:BGG)

《色彩×麻吉》(Match Me!:What color is this?)是一款以色彩為主題、合作猜詞機制的家庭及聚會(小型)向遊戲。考驗的是玩家內心對色彩的理解是否默契(麻吉 match)。
遊戲配件很簡單,只有兩類卡牌:90張色彩卡,依牌背分6套,每套15張——紅、橙、黃、綠、藍、紫、黑、白、灰、棕、金、銀以及粉紅、草綠、水藍;42張題目卡,每張上有4個題目。


(圖源:BGG)
在遊戲中,玩家拿取一套色彩卡並各自移除相同的5張色彩,輪流抽取問題卡並根據題目要求說出一個詞,其他玩家選擇一張與之最貼合的色彩卡,暗置在該題目卡旁。5個題目後,依次檢視每道題目玩家所出色彩卡是否一致,若每個題目色彩卡均一致,則玩家共同獲得勝利。
遊戲另有分組對抗的變體規則,增加了競爭,帶來了變數。
本作是個機制獨特的暖場破冰小遊戲,遊戲樂趣在於會發現彼此對色彩認知的差異,以及找到對色彩理解和你很默契的那個人,體驗“青/黃/白山綠/藍/黑水遇知音”的那感覺。
《色彩×麻吉》由台灣桌遊愛樂事代理出版,大陸地區由栢龍玩具銷售,請大家支持正版遊戲。

分享本頁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