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仙女棒,變蛙變雞變綿羊—舞動魔咒

以下文章來源於玩物尚智 ,作者lichking

今天帶來一款需要你拿著一根木棒瞎劃拉裝作施放魔法的毛線聚會遊戲——《舞動魔咒》(Abra Kazam !)

注意這個外盒,左側是透明的,無需拆封你就能看到本作的重要配件:一根魔(kuai)杖(zi)!
因為對這根新魔杖並不了解,一不小心劃拉出啥不可名狀的咒語就不好了,於是我從廚房找了另一根魔杖。嗯,粗細不同,長短相當,一明一暗,一陰一陽,法力互斥,魔效相抵!於是我使用這倆根魔杖把魔法書取了出來,沒有異狀發生。。。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在神秘的東方,吃飯用的筷子蘊含未知強大又恐怖的魔力。

因為彼時的我喊從動畫片中學來的咒語,諸如“如意如意隨我心意~”“賜予我力量吧~”“月棱鏡威力~”“並布魯~邦布魯~邦布嘭”“瑪莉蓓爾的花魔法~”“巴啦啦能量~”圖片……

無論舉著樹枝、炕笤帚,還是雞毛撣子,爸爸媽媽基本都不怎麽管我,然而一旦我拿著的是筷子,免不了一頓呵斥。這一定是怕年幼的我駕馭不了這未知的力量,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耍筷子這事兒發生在餐桌上讓他們不爽。。。
使用筷子的時候有很多禁忌:不能直插到飯里,不能交叉擺成十字,不能敲碗,不能用牙咬,不能指別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告訴我吃飯時候“不能說話”。這些更讓我肯定了關於筷子魔力的種種推斷。

我屢屢突破這些禁忌,摸索蘊含在筷子中的奧妙,沈浸其中不可自拔,在魔法的海洋中快樂遨遊,當然時不時也會被魔法反噬,出現極其恐怖的事情,比如。。。
被爸媽一頓暴揍。
……
多年之後的我,再不是當年那個不靠譜的孩子了,但童心難泯,偶爾用筷子作作法。
比如用古箸(舊筷子)擺出大陣,輔以供奉,祈求奧林匹斯眾神蒞臨愛琴海畔一座小島——

我DIY的《聖托里尼》

以及祭出今天介紹的這款遊戲。

這是個喜聞樂見“一人比劃N人猜”無腦歡樂聚會遊戲,當然比劃的時候需要用到魔杖這個重要道具,配件僅有若干卡牌而已,背景可有可無,規則當然也是極其簡單。
魔法牌上標示著各種法術以及圖案,分大小兩摞,數量相同,內容對應。小牌是給施法者秘密查看的,大牌則正面朝上,猜測魔法名稱的其他玩家都能看到,施法者和猜測者面對面,因此相同魔法的大小牌上圖案呈鏡像關係。

規則無需贅述,施法者抽一張小魔法牌,並用魔杖畫出上面的圖案,按照規則書,施法前要大喊一句咒語,即本遊戲名Abra Kazam!(中文規則書上譯作“急急如律令!”圖片,這個本土化嘗試實在是非常違和——為什麽不再送幾張符呢)最先猜對的玩家獲得對應的大魔法牌,並成為新的施法者。

看似有些無聊,其實不然,以下兩點設計保證了適當難度和極大的趣味性:
其一,所有法術圖案都是一筆畫,有些線(或某一段)還挺相似,隔空比劃由點成線,需要一氣呵成,畫的究竟是啥其實也不好分辨;
更有意思的是,猜對魔法並成為新施法者的玩家,同時也中了咒語,需要承受所獲牌背面標示的副作用,比如:

纏繞術,手從襠下伸出施法;濃煙術,閉上雙眼施法;衰老術,彎腰駝背施法;變成青蛙,施法時候需要蹲著;變成小雞,把法杖夾在手肘和身體間施法;變成二哈,保持吐舌頭的狀態,直到你再中了其他法術……

那畫面太美不敢看。


如此看來,本作還是適合熟人們或小朋友們玩,像我這種老同志就很扭捏,放的太開不符合德高望重的氣質,還容易閃了腰。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出版商Buzzy Games還出過Top XX系列毛線聚會遊戲,比如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Top Face!》(鬼臉大王)。和《舞動魔咒》規則類似,氣質極像,都要表演,無腦歡樂——一個扮鬼臉,一個靠比劃。
《舞動魔咒》由香港栢龍玩具中文化出版發行,現已上市,請大家支持正版遊戲。

香港商城:舞動魔咒

台灣商城:舞動魔咒

分享本頁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